一、单项选择题
1-5题:A (缺失) BAB
6-10题:CDCAB
11-15题:ACABC
16-21题:DBDBAC
二、辨析题
22.人格可以塑造 正确
【参考答案】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包括生物遗传因素、也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因素、同伴群体、个人主观因素等,此外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等也对人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因此不仅是手遗传因素影响,也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所以可以对人格进行塑造。
23. 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正确)
【参考答案】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故题干中说法正确。
24.教学就是智育(错误)
【参考答案】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引导和培养,主动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从而促进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智育是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故题目说法错误。
25.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错误)
【参考答案】课堂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的是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管理,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群体规范、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等: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
26.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途径
【参考答案】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2)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27. 德育陶冶法及运用要求
【参考答案】
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情感陶冶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修养;
(2创建良好的环境;
(3) 引导学生。
28.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29.学校教育中课程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计划是针对学校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构成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中心和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标准是针对某―学科的,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其构成包括:前言、课程目标(核心)、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等各种材料。
四、材料分析题
30.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影响因素理论
【参考答案】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要内容如下: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上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31.现行组织者的含义和作用
【参考答案】
(1)先行组织者的含义: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
(2)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先行组织者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习新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其保持知识。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①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中的重点部分;
②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
③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以便更好地建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