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call
综合素质500题(六)
2024-10-09 14:21:39

四、文化素养

4.3传统文化

 

历年真题

281.我国农谚说:“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让孩子据此作画,需提示该画背景所对应的季节是()。(2023 上幼,22 题)

A.春

B.夏

C.秋

D.冬

282.门神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司门之神,旧俗贴其像于大门以驱鬼祛凶。图 1 所示的两位门神是()。(2022 下小,24 题)

历年真题-282.png

 

A.神荼 郁垒

B.张飞 关羽

C.尉迟恭 秦琼

D.包拯 文天祥

283.我国的成语常与历史传说和人物有关。成语“入木三分”原指字迹的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来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常用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与这个历史传说相关的书法家是()。(2022 上中,21 题)

A.王献之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284.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以十干同十二支循环相配,古代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现今夏历的年和日仍用干支计。下列干支名称中,属于地支的是()。(2021 上小,22 题)

A.甲

B.壬

C.癸

D.申

285.下图表现的是特色民族舞蹈。这一民族是()。(22 上小,24 题)

历年真题-285.png

A.苗族

B.黎族

C.傣族

D.彝族

 

考点练习

286.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87.古代社会人们尊称对方的女儿是()。

A.令尊

B.令堂

C.令郎

D.令嫒

288.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其中最小的是()。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B.豆蔻梢头二月初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二八佳人细马驮

289.“不惑之年”指的是()。

A.二十岁

B.三十岁

C.四十岁

D.五十岁

290.2015 年 7 月 1 日,内蒙古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了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以下是内蒙古文化符号的是()。

①马头琴

②吊脚楼

③敖包

④唐卡绘画艺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

291.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中,端午是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下列诗句描写端午节的是()。

A.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92.子夜是指现在的()。

A.北京时间 23 时至 01 时

B.北京时间 23 时

C.北京时间 24 时

D.北京时间凌晨一点时

293.1980 年我国发行第一套生肖邮票的名称和图案分别是()。

A.庚申年 猴

B.丁酉年 鸡

C.壬申年 猴

D.辛酉年 鸡

294.下列节气中,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时间最接近的是()。

A.谷雨

B.冬至

C.清明

D.霜降

295.中国古代兵器()除了是实战作用,又被列于门前,体现主人身份地位。

A.戈

B.矛

C.钺

D.戟

 

答案及解析

281.【答案】A

【解析】“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惊蛰

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孩子要根据“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作画,惊蛰对应的季节是春季。故选A。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于春季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位于夏季的节气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位于秋季的节气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位于冬季的节气有: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82.【答案】C

【解析】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等。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如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根据图中武器判断,秦琼的武器是一对瓦面金锏,尉迟恭的武器是一对水磨竹节钢鞭。故选C。

283.【答案】B

【解析】“入木三分”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故选B。

284.【答案】D

【解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大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为“十二地支”。所以属于地支的是申,故选D。

285.【答案】A

【解析】图片舞蹈为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故选A。

286.【答案】A

【解析】因为巾帼是我国古代妇女的一种假髻,它是用金属做成框架,外裱黑色缯帛以代头发。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因只用于妇女,故引申为妇女的代称。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故选A。

287.【答案】D

【解析】古代社会中一般尊称对方的女儿为令媛,代称自己女儿为家女、女儿、息女、小女。故选D。

A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令堂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敬辞。

C令郎是称对方儿子的敬词。

288.【答案】B

【解析】“豆蔻梢头二月初”中“豆蔻”指的是女子十三岁。在所有选项中年龄最小,故选B。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中“束发”指的是男子十五岁。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中“加冠”是指男子二十岁。

D“二八佳人细马驮”中“二八佳人”是指女子十六岁。

289.【答案】C

【解析】《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其中,“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故选C。

290.【答案】C

【解析】①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

②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

③敖包是蒙古语,意思是“推子”,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④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

①③是内蒙古的文化符号。故选C。

291.【答案】A

【解析】“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端午》,描写的是端午时将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的场景。故选A。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意思是: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描写的清明节。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宋代苏轼的《阳关词三首中秋月》,意思是: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满天繁星闪烁的银河,围绕拿皎白如玉盘的月亮无声流转不休。描写的是中秋节。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一个人独自漂泊在他乡作异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描写的是重阳节。

292.【答案】A

【解析】子夜是指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故选A。

293.【答案】A

【解析】第一套生肖邮票是在1980年发行的,非常的珍贵。邮票的图案是“猴”,《庚申年》是中国邮电部纪念庚申年而特别发行的。故选A。

294.【答案】D

【解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前后。霜降是10月23日,故选D。

A谷雨是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

B冬至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C清明是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

295.【答案】D

【解析】戟一方面作为仪仗兵器,一方面作为从先秦至秦汉魏晋军中装备的制式装备。故选D。

A戈是一种兵器,也是商周时代常用的兵器之一,因此“戈”也是一般兵器或战争的代名词。

B矛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

C钺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为主。此外,还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杆端有的斧,称为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