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模块班级管理
453.班级中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一批积极分子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这说明班集体已经进入()阶段。
A.组建
B.核心形成
C.发展
D.成熟
454.班级体形成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455.个别教育是指()。
A.学优生的个别教育
B.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C.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D.全体学生的教育
456.一个班集体成功的重要标志是()。
A.积极的课堂气氛
B.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C.一致的群体规范
D.很强的群体凝聚力
457.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同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458.班干部能做的老师不做,学生能做的,班干部不做,这体现了()。
A.平等原则
B.个性原则
C.主体原则
D.激励原则
459.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这种班级管理方法属于()。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460.小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活动属于()。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活动
D.技能活动
461.学校经常出现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和比赛以及公益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属于()。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科技活动
462.管理者既要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体现的是()。
A.全员激励原则
B.教管结合原则
C.协调一致原则
D.平行管理原则
46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464.徐老师课上有两位同学因为座位距离的问题争执起来,大有肢体冲突的趋势,这时候,徐老师应该()。
A.勒令二人停止,出去罚站反省,以儆效尤
B.立刻制止,下课处理
C.“不理”“不气”,当他们是空气
D.暂时不予关注,待到教学告一段落后,再给予处理
465.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班主任工作职责
B.班主任自身素质
C.班级学生的质量
D.对班级学生的了解
466.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467.课外活动可采取多种形式,其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活动
B.小组活动
C.学科活动
D.班级活动
468.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是形成班集体的基础。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D.必要的活动
46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学术影响力
B.个性影响力
C.年龄影响力
D.职称影响力
470.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
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47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472.“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473.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 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进行分析。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
A.磨课
B.反转课堂
C.微格教学
D.新教育
474.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低个人成就感
参考答案
453-455 BAD
456-460 DBCDA
461-465 ADDBD
466-470 BBABB
471-474 D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