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块 教育基础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我国学校最早出现在()。
A.西周
B.春秋
C.商朝
D.夏朝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从()时期开始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必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后均出现了学校。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4.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5.在师生关系上,我国古代教育强调师道尊严,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民主平等,这一事实反映了教育的()。
A.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B.继承性
D.永恒性
6.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追溯历史苏轼的少年时代最可能的学习材料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程朱理学
D.七艺
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国学
B.私学
C.太学
D.乡学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孟子》讲的是如何区分社会工作的伦理问题。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的()。
A.继承性
C.等级性
B.阶级性
D.历史性
9.“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0.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赫尔巴特和杜威
11.卢梭的著名小说体教育著作是()。
A.《忏悔录》
B.《爱弥儿》
C.《社会契约论》
D.《新爱洛漪丝》
12.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是()。
A.《理想国》
B.《学记》
C.《大教学论》
D.《论演说家的教育》
13.主张培养“自然人”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罗素
B.洪堡
C.卢梭
D.柏拉图
14.“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5.()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6.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A.帕森斯
B.康德
C.夸美纽斯
D.卢梭
17.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学记》
B.《中庸》
C.《孟子》
D.《大学》
18.于19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体系理论的学者是()。
A.泰勒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洛克
19.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有充分的反映。
A.《中庸》
B.《大学》
C.《孟子》
D.《论语》
20.最早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是()。
A.夸美纽斯
B.马卡连柯
C.伊拉斯莫
D.赫尔巴特
21.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22.《论演说家的教育》是()的教育著作。
A.伊拉斯谟
B.昆体良
C.斯图谟
D.夸美纽斯
23.现代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洛克
C.杜威
D.陶行知
24.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
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
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D.认知、应用和评价技能
25.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的“新三中心”指的是()。
A.教师、书本、课堂
B.儿童、活动、课堂
C.儿童、经验、活动
D.儿童、书本、活动
26.“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
A.《孟子》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27.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合称为西方教育史上三大里程碑的是()。
A.《林哈德与葛笃德》
B.《荷马史诗》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28.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
A.智慧技能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知识领域
D.态度领域
29.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育问题的论著是()。
A.《教育论》
B.《大教学论》
C.《学记》
D.《论语》
30.著有《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31.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D.杨贤江
32.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代表的是()的教育思想。
A.平民
B.普通人
C.绅士
D.劳动者
3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被称为()。
A.白板说
B.从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4.提出北京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方法方针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黄炎培
C.陈鹤琴
D.陶行知
35.()在其《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思想“白板说”。
A.洛克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36.“大学之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诸于()。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38.把“教”和“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哪部著作?()
A.《说文解字》
B.《孟子》
C.《中庸》
D.《大学》
39.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①家庭教育②道德教育③社会教育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班级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D.教师、学生、教材
41.大猫教小猫捕鼠,大鸭子教小鸭子游水,都是教育的形式。人类产生之后只是继承了动物的教育形式,因而人与动物的教育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持这种观点的是教育的()。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4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4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为()。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4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个体发展功能
D.隐性功能
45.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A.阶级性
B.等级性
C.传统性
D.垄断性
46.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教育。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7.教育的终身化是()的特点。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20世纪以后的教育
D.后工业社会教育
48.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49.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大力提倡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下列古语的表述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B.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C.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0.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51.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也最早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霍姆林斯基
52.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有活动场地
C.是否具有活动内容
D.是否有活动工具
5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强调了教师的作用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教学与发展》
5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55.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5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5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段话出自下哪篇文章()。
A.《大学》
C.《论语》
B.《中庸》
D.《学记》
58.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59.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其重要标志是产生了()。
A.杜威儿童中心思想
B.赫尔巴特教师中心思想
C.布鲁纳结构主义思想
D.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60.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著作是()。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过程》
61.下列著作中,由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是()。
A.《教育论》
B.《理想国》
C.《教育漫话》
D.《雄辩术原理》
6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63.强调教学,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生能力培养,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科夫
C.布鲁纳
D.罗杰斯
64.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如中华民族一直追求“以和为贵”的思想,这体现了教育的()属性。
A.阶级性
B.继承性
C.生产性
D.永恒性
65.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位教育家倡导的是()。
A.掌握学习理论
B.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C.最近发展区
D.支架教学
66.在西方教育史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由此被称为“近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英国的洛克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利托尔诺
D.德国的福禄培尔
参考答案
1-5 DBBBA
6-10 ABBCD
11-15 BDCDA
16-20 DABDA
21-25 BBCCC
26-30 ACBCC
31-35 ACCAA
36-40 CCBCC
41-45 BCCBB
46-50 DCACC
51-55 CAACC
56-60 ADCAA
61-66 DACBBB